×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当前大学计算机软件工程课程改革

软件工程课程改革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改善软件人才培养状况,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软件人才[1]。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已经超过10 万人次,但是在软件产业不断发展的作用下,国内IT市场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依然强烈,人才缺口的规模甚至达到了百万以上。依照供不应求的思路,软件人才在市场上的就业状况应当比较理想,但形成反差的是,在企业表示专业人才招聘困难的同时,每年数以十万的毕业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究其原因,可以认识到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培养和企业需要脱节,校方难以采用合适的软件工程教学模式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当学生完成软件工程有关的学习任务后,依然还要花费大量时间熟悉企业工作,否则就无法达到企业对软件人才的要求。由此可见,对大学计算机软件工程课程实施改革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要措施。

1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1.1 培养模式与目标认识存在偏差

依照以色列、美国等软件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总结出,软件人才结构按金字塔型分布比较合理[2]。金字塔从高至中低分别为系统分析师、软件工程师、程序编写人员,这些人才的分布数量也从上到下逐渐增多。我国的软件人才结构呈现出两边少、中间多的橄榄型。在我国高校计算机本科教育的作用下,大量中层软件人员被培养出来,但是受到程序编写人员规模的限制,很多中层软件人员其实无用武之地。由此可见,软件工程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重新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按照金字塔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理想的改革方法应当那个体现出对“层次发展”战略的考量,即教学能力突出或教学资源充足的高校承担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教学能力普通的高校调整在高、中层软件人才培养的比例,适当扩大对基础软件人才的培养。

1.2 忽视工程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缺乏对软件工程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也是相关教学中的突出问题,部分高校只是在软件方向上将软件工程课设为限选课,应用、硬件方向几乎没有开设[3]。此外,这门课程的总体课时比较少,学生只能勉强完成必修知识点的学习,几乎接触不到选修内容,这也意味着学生在软件工程课的学习只能达到浅层阶段,无法在系统的学习中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知识体系。

1.3 教材内容和教学实际脱节

软件工程学的研究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经过数十年的研究,软件工程这棵大树上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4]。但是从我国软件工程课程的教材来看,这些研究成果并没有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就当前软件工程课程的教材来说,其中既没有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引领,也没有丰富翔实的内容支撑。尽管少数教材中涉及先进的软件开发方法,但也只是作为课外拓展进行了解,没有真正的深入学习,主要的学习内容还是结构化软件的开发方法。在这种教材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会相应做出调整,学生也就越发难从中获得软件功能上的进步。

1.4 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不合理

软件工程课的综合性很强,可以和计算机学科中的其他课程相互串联[5]。因此,想要学好软件工程课就要对其他课程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很多高校计算机专业中并没有做好软件工程课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各个课程几乎处于独立状态,没有形成完成的体系。当然,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也有很多,除了软件课程本身课时安排较少外,还与教学管理部门在体系化教学上的不足有关。

1.5 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待于提高

教师是各项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若是不能保证教师的专业能力,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就无从谈起[6]。从理论角度来看,绝大多数高校计算机教师能够满足要求,但是落实到实践操作上时,就有部分教师在实践操作经验和技术上达不到要求。这是因为高校教师在学历条件和理论知识方面比较突出,但没有经历长期软件开发,所以教学中难以避免“纸上谈兵”的教学困窘。

1.6 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实操能力弱

软件工程学涉及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等内容,学生除了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当具备熟练的操作、设计、测试能力。若是在教学中不注重理与论实践相结合的话,就会导致学生在软件开发方面出现问题。但是,在实践设备有限和校方重视程度不足的共同影响下,国内多数高校都没有开展规模适度的学生工程实践。此外,软件工程课程中的很多环节都没有体现出对规范化教学和训练的考量,致使学生在软件制作开发时状况百出,设计出来的程序不光风格迥异,还缺乏统一的规范,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无疑会产生不利影响。

上一篇:党委巡察开创潞安大学管理新局面
下一篇:没有了

Top